初见的新奇与微妙紧张过后,康煕自然而然地开始询问起陈珏的日常起居,如同天下间任何一位关心儿子的父亲。
他问了陈珏在书院都学些什么典籍,课业难不难,又关切地问起他平日里是否勤练武艺,修炼内力进展如何。
陈珏一一恭敬作答,说到武学修炼时,少年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彩。
康煕听闻儿子也习武,顿时来了兴致,便唤了一名随行的暗卫出来,吩咐他与陈珏“切磋”几招,意在考较一下儿子的真实水平。
这一试,结果却让康煕大为意外。陈珏外表看起来清秀文弱,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。
可动起手来,身法灵动,内力颇为精纯,招式更是刁钻老辣。
那名精于搏杀的暗卫,在他手底下竟连十招都没能撑过去,便被巧妙地震退了数步。
见儿子有如此身手,康煕眼中不禁流露出惊讶与赞赏。
他膝下皇子虽多,但除了以武勇见长的大阿哥胤禔,其余儿子在武学一道上大多只是平平,强身健体而已。
没想到这个自幼长在宫外、看似娇养的儿子,竟有这般不俗的修为。
他心下好奇,很想再探探这孩子的底线,正欲多唤几名暗卫一同试试。
一旁的陈娇却适时开口,打断了康煕的念头:“皇上,小宝上了一上午的课,正是腹中饥饿的时候。您要考较他,也总得等他吃饱了饭,有了力气再说吧?”
在宫廷之中,并无固定午餐的习惯,通常只有早膳(朝食)和晚膳两顿正餐,晌午若觉饥乏,最多用些精细点心垫补一下。
康煕初听“午餐”一词,还略感陌生。陈娇便耐心向他解释,在这个家里,他们一直遵循“一日三餐”的规矩:
清晨用早餐后陈珏去上学,中午归来休息时用一顿扎实的午餐,确保下午读书有精神,晚上睡前则会用得清淡些。
这般饮食,更能保证营养,让孩子身体强健,下午书院里的骑射体能课也能轻松应对。
解释完,陈娇转而问道:“皇上,您要不要也在这里,陪小宝一起用顿午餐?”
康煕瞟了她一眼,那眼神仿佛在说:“这问的不是废话?朕的儿子吃饭,难道朕这个做阿玛的还要避开不成?”
他虽未明言,但意思已然明了。陈吉、池兰等人极有眼色,见状立刻躬身表示去准备午餐。
陈娇也未多言,只悄悄塞给青青一个储物袋。家中平日饭菜虽营养均衡,但用来招待皇帝终究显得简朴了些。
储物袋里是几样加工坊特制的、色香味俱佳的菜肴,正好用来临时加菜。
这些食物在烹制时都用了蕴含微弱灵气的灵水(不是灵泉,是下品灵石泡水)。
滋味鲜美远超寻常,对身体也大有裨益。事实上,陈珏日常饮食也大多如此。
待到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,康煕看着那琳琅满目的菜品,不由得将探寻的目光投向陈娇:
“小宝……他平日里,每天都这般用饭?”他不知不觉间,竟也跟着陈娇唤起了儿子的小名。
陈娇失笑:“怎么可能?这不过是看您这位贵客临门,多加的几个菜,特意招待您的。平日也就两三个家常小菜,注重荤素搭配、营养均衡即可。”
听她这么说,加菜是因他而来,但康煕却总觉得从她那自然的语气里,品出了一丝“若非你来,我们才不这么麻烦”的意味。他摇了摇头,心想许是自己多心了。
这顿午餐,康煕用得颇为舒心。他不得不承认,光从这饮食上看,儿子宫外的生活品质着实不差。
许多食材看似普通,但经由巧手烹制,那鲜美的滋味竟让人欲罢不能,筷子忍不住一夹再夹,远比御膳房那些恪守成规、讲究排场却失了几分锅气的菜肴更合他胃口。
他早知陈娇身边的青青手艺不凡,没想到儿子身边这几位“下人”,竟也个个都有这般堪比御厨的本事。
餐毕,众人移座用茶。康煕捧着手中清香的茶盏,忍不住又问:“方才这桌饭菜,究竟是出自谁的手笔?这手艺,与青青相比,竟也不遑多让。”
陈娇捧着茶盏,语气随意:“我也不知道具体是谁做的。他们五个,陈吉、池冰、陈琪、池兰、陈刃,个个都有一手好厨艺,轮值到谁便是谁下厨,味道都差不多。”
康煕面露诧异,显然不太相信厨艺能如此平均地高超。他不由地将目光转向儿子求证。
陈珏乖巧地点点头,证实了母亲的话:“嗯,吉叔叔、琪叔叔、刃叔叔,还有冰婶婶、兰婶婶,他们做的饭都很好吃。但是……”
他语气里带上了一点小小的委屈,“但是我不会做饭。”似乎觉得身为这个家的一员,自己没能掌握这门“家传手艺”是件颇为遗憾的事情。
听到儿子这天真又带着依赖的话语,康煕心中微软,不由得感叹道:“你这孩子,倒真是有福气。”
陈娇接过话头,语气坚定:“小宝虽然没在宫里享受皇子尊荣,但我这个做母亲的,定然会竭尽全力,给他我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。”
康煕闻言,沉吟良久,目光在陈珏俊秀的面庞上停留片刻,终于缓缓点了点头,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释然:“嗯……朕知道了。”
说着,他伸手从自己腰间解下一块触手温润、雕刻着精致龙纹的羊脂白玉佩,郑重地塞到陈珏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