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水调歌头(1 / 2)
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

开篇便是一个与郑修远的《问月赋》,有异曲同工之妙的……天问!

其意境却更加的洒脱,更加的……接地气!

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

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”

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”

写到这里,整个大堂都为之一片哗然!

“好!好一个高处不胜寒!好一个何似在人间!”

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秀才,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!

他看到一个充满了出世之心,却又对人间充满了眷恋的矛盾形象,跃然纸上!

这说的不正是他们这些苦苦求道,却又放不下红尘俗世的……修行者吗?!

舞台之上,知音姑娘的身体猛地一震!

她那双蒙在面纱下的美眸,瞬间睁大了!

“高处……不胜寒……”她喃喃自语,仿佛被这句话,狠狠地击中了内心最深处的……软肋!

苏文渊的笔还在继续!

词进入了下半阙。

其意境也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,转向了对人生的终极思考!

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”

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

这一句充满了无奈与怅惘的诘问,让在场所有经历过离别之苦的人都感同身受,眼眶不由得湿润了。

知音姑娘的身体,更是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了起来!

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星光璀璨的夜晚。

那个,她与“它”分别的……夜晚。

就在她即将再次陷入那无尽的思念深渊之时——

苏文渊的笔锋,猛然一转!

如同乌云之后,照亮天地的……万丈豪光!

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

“轰——!”

当这句,充满了豁达与智慧的哲理之言,出现在纸上时!

整个大厅……不,是整个红袖招,所有人的心中,都仿佛响起了一声,振聋发聩的……惊雷!

是啊……

悲欢离合,阴晴圆缺……

这本就是天地间最自然的……规律啊!

我等又何必为此执着,为此痛苦?

知音姑娘,更是如遭雷击!

她呆呆地看着那行字,只觉得自己困扰了百年的心魔,那座名为思念的坚固牢笼,在这一刻竟咔嚓一声,裂开了一道……巨大的缝隙!

苏文渊也终于落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……最后一笔!

一句充满了最温柔、最博大的……祝福!
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“嗡——!”

最后一个娟字,完成之时!

那张雪白的宣纸,瞬间爆发出了一团无比璀璨,无比皎洁的……月光!

光芒冲天而起,甚至穿透了红袖招的屋顶!

将整个州城的夜空,都照得亮如白昼!

在那无尽的月光之中,一尊身穿白衣,手持酒杯,对月独酌的……东坡居士的诗魂虚影,缓缓浮现!

他对着苏文渊的方向,欣慰地点了点头。

随即举起酒杯,对着天空那轮真正的明月,一饮而尽!

诗成而圣贤现!

词就而天地惊!

……

红袖招内,早已是……一片死寂。

所有的人都早已被眼前这神仙般的景象,给彻底地震慑住了。

他们呆呆地看着那个依旧持笔而立,身上沐浴着皎洁月光的少年。

脑海中只剩下了一片……空白。

不知过了多久。

舞台之上传来了一阵压抑的……啜泣声。

众人循声望去。

那位一直清冷如仙子般的知音姑娘,此刻竟已是泪流满面。

她缓缓地摘下了脸上那层,佩戴了不知多少年的……面纱。

一张足以让天地都为之失色的……绝世容颜展露了出来!

她对着苏文渊的方向,缓缓下跪。

行了一个最郑重也最虔诚的……弟子之礼!

“小女子……望舒,”

“谢过先生,”

“解我百年……道心之惑!”

月光渐渐散去。

东坡居士的诗魂虚影,也化作点点清辉,消散于天地之间。

红袖招的大堂之内,却依旧保持着一种诡异的、落针可闻的寂静。

众人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,死死地聚焦在那两个,一站一跪的身影之上。

一个是持笔而立,风采绝世的青衫少年。

另一个是摘下面纱,容颜足以倾倒众生的白衣仙子。

这幅画面是如此的不真实。

以至于让所有人都感觉,自己仿佛是闯入了某个神话传说的现场。